设为首页 电影唯品读(Dywvip.Com),分享国内电影的观点与解读!!
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新知 > 正文

静心坚守,无问西东

时间:2018-07-23 08: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一字一句皆苦思,谨以此献给珍贵的青春

  ? ? ? ? ? ? ? ? ? ? ? ? ? ? ?

  前段时间与好友一同看了无问西东这部影片。当我感慨着与故友阔别一年之久时,影片中的四个故事却跨了整个世纪——民国时期,抗战时期,上世纪60年代以及当代。

  如果说芳华是一代人的青春,那么毫无疑问,无问西东是四代人的芳华。首先从宏观而言,刚开始观看的时候觉得每个故事是散着的,但慢慢看下去就会发现四个故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电影将四个故事串联的结构让人看到一种代代传承的精神。




  民国时期的吴岭澜困惑于学业抉择,梅老师的一个问题发人深省:什么是真实?他说,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我与屏幕里老师对面的青年一同陷入了沉思:在现今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每天对着手机电脑哭哭笑笑,是否也是一种“真实”的缺失?我试着放下手机去关注我身边的世界,我和妈妈聊天,感知小侄女的成长……也许这些都很稀松平常,但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都是被我忽略太久的“真实”。



  抗战时期的沈光耀几经波折,最后还是弃笔从戎,光荣牺牲。战争中他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可更让人动容的是那一份柔情——他义无反顾地沿着同一路线飞,只为了给孩子们投递一点粮食。让人想起了当初选拔时陈纳德的那一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1962年的北京,三个一起长大的少年,几场变故。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部分——敏佳这厢被批判围殴,李想却在那厢表彰会上高谈阔论。心下一凉,只觉青梅枯萎,竹马老去。再见之时陈鹏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久久回荡在耳边,他对李想,大概是想要恨却恨不起来,但又绝然无法原谅的复杂情绪吧。李想的懦弱自私与陈鹏的坚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性的矛盾与冲突在这里被表现得很完全。




  



  此外,不得不说围绕三个少年展开的大故事支架下刘淑芬和许伯常的爱情悲剧反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最初我很迷惑,我不知道以我短短十九年的人生阅历该如何去评判这段畸形的感情,于是我刷知乎,刷电影微品读,终于有了一点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意思。知乎上很多人泾渭分明地驳斥许伯常,同情许师母,我倒有点不同的见解。

  许师母供许老师念大学,许老师却在读完大学后变了心。听起来许老师是现世陈世美,遭人唾弃。可事实就是这样,一段感情若想要保持平稳,两人的步调一定要保持一致。许伯常见识更大世界的时候,刘淑芬却停止了进步,两个三观不合的人勉强在一起,同床异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承认我这么说的确是很刁钻,一定会有很多女孩子说,许师母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供养他把自己从浪漫少女变成一个市侩大妈,把饭留给他,自己吃咸菜充饥,就连最后跳井前想着的也是她记忆里的那个他……

  不得不承认,我也为之动容,但遗憾的是,这些也都是她犯的致命错误。

  一,她错在把所有希望和爱寄托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放弃了亲自去探索,去学习的机会。二,她错在没有一刀两断的干脆利落和果决。年轻的时候不怕犯错,错了及时回头便是,何必为了那一个错了的人,赔上自己的一辈子。想起《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重重地跌倒,绝望地挣扎,最后漂亮地站起来。比起许师母的苦情与悲壮,我反倒更欣赏子君。

  而至于许老师,我能理解他精神层面找不到共鸣的痛苦,但绝无法原谅他一面寄生虫一样地靠着许师母的爱存活,一面又用令人生憎的冷暴力负隅顽抗。



  最后一个阶段,当代的北京。未能免俗,题材是常见的职场的尔虞我诈,但不得不说,人物设定与剧情走向的确脱俗。张果果明白自己当初是被信任的上司暗算,但当绝佳的复仇机会摆在他面前时他选择了拒绝。他说:“因为我和你们不一样。”他是高傲的,也是清醒的。他坚守着自己的善良。

  

  故事在前进中一点点串联起来:吴岭澜是沈广耀的启蒙老师,沈广耀是供给陈鹏所在村庄粮食的“晃晃叔叔”,犯了错的李想最后在支边途中救了张果果的父亲。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每个人也都应该有被原谅的机会,如电影中所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

  战争中有放声歌唱的孩子,疾风中有黑板上遒劲有力的“静心听雨”。世道异常艰难,但世界本身是美好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留下的就请:记住你的珍贵,坚守你的珍贵。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于我而言的下一阶段,想要把步子放慢一点,再慢一点,去探索尝试,去品读远游。冬夏春秋,雨疏风骤,肯将往事下眉头。

  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困惑与迷茫,但不变的是,面对困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电影中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一曰静心,二曰坚守。静下心来,想好要走什么样的路,明白自己将要去往何方,然后就遵从本心去吧,去坚守。

  另:作为一名广电专业的学生,除了电影内容情节给我的直观感受之外,我还从专业角度有颇大的收获。

  一是电影主题体现出来——作为一名导演,首先要具备宏大的人文情怀。导演不能太过狭隘,否则影片容易走向片面化。为了达到这样的高度,我想我一定要多读书,并且对生活中每一件事敏锐地思考,保持自己的想法。

  二是电影的架构手法值得借鉴,四个故事串联,最后上升到一个时代的主题。我想目前我还不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这更激发了我提升专业素养的兴趣,要多实践,多尝试。

  三是影片本身从筹备到正式上映耗时五年,这在快餐时代可谓是极其珍贵,很好地诠释了大国工匠精神。不哗众取宠,淡然,温和,这样的稳重,才算不辜负上映后的好评如潮。不得不说,影片从无到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坚守。

  最后,从批判思维的角度出发,这部影片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当然有。这样一部众人叫好的影片,的确引起众人思考各自的人生,但难逃其实为清华宣传片的性质。另外,庞大的演员阵容也引起质疑,众多一线演员齐聚,难免有以此为噱头的嫌疑。抛却舆论这一层面,也算是优质演员资源的一种失衡。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